
2017年4月,名创优品通过当地代理商,正式进军加拿大。截至目前,名创优品在加拿大共有50家门店,分布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、阿尔伯塔省、安大略省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。然而,2018年末,名创优品的加拿大代理商便出现经营问题,被名创优品中国总部提起破产申请,引起了业界对其加拿大业务情况的担忧。
责任编辑:覃肄灵原标题:兜售17万条“人脸数据”:我的“脸”岂能成你的“商品”?作者:刘志刚科技与人当人脸数据被公开兜售,加之“换脸”“换声”等深度伪造技术不断精进,两相结合令人担忧。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、支付等领域的应用,不少人享受到了“刷脸”带来的生活便利。但AI换脸软件的出现,却勾起了公众的不安:当人脸被“数据化”之后,它似乎不再为我所独有,而可以通过数据随时随地被还原,这会不会导致某种“失控”?昨天的一则新闻则加剧了人们的不安。
实际上,无论是AI换脸软件被质疑、约谈,还是人脸数据被公开兜售,早已根本上触及了人们的隐私底线:当人脸、声音也可被“深度伪造”,那还有什么证据辨别真实?如果说,对一个人指纹的破解是对身体实体的破解,那么对人脸和声音的破解则是对这个人的数据破解。这意味着,在这个高度依赖互联网的时代,只要能模拟一个人的外貌、声音,犯罪分子就能在网络世界中完成一系列的“个人真实行为”。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。
舒尔茨不认同人们对增长团队不听取外部意见的指责。他说,团队与公司其他人合作密切,包括隐私、政策和法务部门的员工。他质疑那些感到被边缘化的前Facebook员工的动机。他说:“我觉得,调查一下很多已经离开Facebook的人的动机以及他们为什么决定公开这些事情,结果一定十分有趣。”他承认,单凭数据你无法理解的“东西有很多”。他还说,他并不似那些议论中说得那么强势。但他又补充说:“我觉得我遇到的很多人可能没把握住重点,因为他们仅凭直觉做事,而他们的直觉是,数据可以解决一切问题。”
驻扎在缅甸的科技创业者大卫·马登(David Madden)在去年接受PBS采访时说,他曾在2015年的时候,提醒过Facebook,有关平台上针对缅甸少数穆斯林群体的仇恨言论。在Facebook总部的一次演讲中,马登告诉众员工,和无线电广播在卢旺达种族清洗事件中起到的作用类似,平台正走向在屠杀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危险之途。公司的回应则是表示,他们需采取实质性行动——但马登认为,Facebook并没有采取行动。公司称其确实处理了个别内容和问题,但也承认对问题的处理不够积极。
这个功能侵犯了人们的隐私,让人们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贡献出了自己好友的联系方式。人们对这一点非常不理解,为什么别人的手机里存了我的电话号码,Facebook就有权得知我的联系方式?就连一些Facebook内部人士也对这种做法表现出了犹豫,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之一,安德鲁·波茨沃斯(Andrew Bosworth)就曾将这种做法描述成“有问题的联系人导入行为”。